中國預計將在5到6年內擁有10萬輛用清潔能源氫電池驅動的汽車,這將挑戰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在新興無碳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
中國電動汽車的數量現已多於其他任何國家,但中國科學院新能源專家告訴新華社,研究和生產重點正在轉向氫燃料電池。憑藉其出色的能量轉換效率和零碳排放,這些電池將取代化石燃料發動機和充電電池作為全球運輸動力源。
使用鋰離子電池組,則每350公里至600公里需要充電一次。而當氫氣與氧氣相互作用時,能量電池會產生自己的電力不需要充電。他們有氫氣罐可以容納更多的能量,而唯一的副產品是熱量和水。
北京的目標是從2019年起每年在30個城市增加3萬輛新能源汽車,主要由氫氣驅動,最開始主要是公共交通。政府已經在燃料電池技術研發方面投入超過120億美元。
在政府研究和生產補貼的誘惑下,長城汽車、宇通客車和福田汽車等國內汽車製造商自去年以來紛紛湧入氫氣汽車行業。總部位於長春的第一汽車製造廠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現已宣布計劃今年大規模生產其旗艦品牌「紅旗」的氫電池版本。
在香港商業巨頭李嘉誠的支持下,廣東省還在建設一座價值120億元人民幣(約17.7億美元)的氫能源汽車廠。生產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預計五年內年產量將達到16萬台。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可能會提供激勵措施,加快氫燃料汽車補充站的建設。目前只有12個補充站正在運作。
一些早期版本的氫動力汽車已經上路,例如豐田Mirai和本田Clarity,但它們攜帶的燃料價格昂貴、不穩定、且容易爆炸。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中國科技大學今年表示,他們已經發明了一種能夠防止高度易燃氫燃料電池過熱的新型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