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量子雲科技有限公司與人民網「第三方內容審核平台」簽約,2018年6月25日。 相片:財經網

人民網(603000.SH)從2月20日到昨天,連續五天漲停,短短五個交易日已經從10.82升到17.42元人民幣(約2.6美元),升幅61%。截至今日本文發稿,人民網開市繼續上升,升幅5%左右。

這暴漲的邏輯是什麽?讓我們從一個有千萬級粉絲的自媒體大號「咪蒙」被全網查封的事件說起。

咪蒙被封是因為發表了一篇引起熱議的稿子「寒門狀元之死」。這篇文章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斥為旨在通過販賣焦慮獲得關注,事情越鬧越大,咪蒙道歉無濟於事,終被一刀封殺。

由此可見,對於自媒體的審查越來越嚴,已經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發錯一個稿,估值上億的平台說沒就沒了,問你怕不怕?

在這裏我們不討論內容審核的對與錯,而且無論怎麽討論也不能產生任何影響。市場上,資本要考慮的是,誰會受益於對新媒體的嚴格審核呢?

這裏我們看到人民網推出的第三方內容審核外包業務,也就是幫助新媒體掌握風險控制的業務。在人們預期政府對於內容的管理只會越來越嚴的情況下,外包內容審核業務會越來越多。花錢保平安嘛,幾乎所有的網絡媒體都將不得不購買內容審核服務,大平台就更跑不了了,估計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得交這筆錢,這項業務簡直就是一個有待挖掘的金礦。

而且,這個金礦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挖的,要有相當的「正能量」。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幹,有誰能比「黨的喉舌」人民網更了解話題的尺度,更知道哪些擦邊球可以打、哪些是絕對不能碰的?

1月31日,人民網發布了2018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8年凈利潤將達到1.79億至2.15億元,同比增加100.2%至140.2%,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第三方內容審核業務已呈現增長趨勢,收入同比增長約166%」。

2月19日,人民網還開了一個投資者溝通會。會上一個問題是,人民網如何控制內容風控業務中存在的審核差錯等問題帶來的風險?

人民網的回答是:「人民網作為第三方商業服務機構不會為商業互聯網平台等客戶兜底風險,出現差錯時平台的主體責任不能轉嫁。」

就是說,人民網收著巨額內容風控費用,但要真的出了問題,人家還不承擔責任。

即使如此,這個錢你敢不花嗎?雖然合同上說不承擔責任,但是一般出了小問題應該還是會罩你的,畢竟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咪蒙這樣的公號其實盈利能力很強,如果早點覺悟,一年進貢個幾百萬讓人民網做內容風控,估計就沒有被封的事了。

撰文:金炎
相片:財經網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