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群眾為第一架從深圳鹽田港出發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Minsk) 的貨運列車拍照。相片:Reuters / stringer
2017年5月,群眾為第一架從深圳鹽田港出發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Minsk) 的貨運列車拍照。相片:Reuters / stringer

大歐亞大陸(Greater Eurasia)的概念在俄羅斯學術界和制定政策的高層之間已經被討論一段時間了。上周,該政策在部長級會議上被提及,儘管沒有大肆渲染,但似乎將成為俄羅斯未來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導方針。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 無條件地致力令此政策成功。在2016年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上,普京提出了新興的「歐亞夥伴關係」(Eurasian partnership)。

大歐亞大陸概念的核心是俄羅斯由西方轉向東方,因這是未來經濟和技術市場的所在地。這意味著大歐亞大陸與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或一帶一路共生。

然而,俄中戰略夥伴關係並不意味著莫斯科會忽視其與歐洲的緊密聯繫。俄羅斯遠東專家非常清楚「相當一部分俄羅斯精英的歐洲中心主義」。俄羅斯的整個經濟、人口和意識形態幾乎與歐洲緊密交織了三個世紀。但現在該是時候由這個偉大的歐亞大國獲利了,俄羅斯不僅是貿易的連接點,更是一道「文明的橋梁」。

俄羅斯的目標不僅是在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學方面,還旨在於文化和意識形態層面建立新範例。

隨著中國以無數形式向西方挺進,在關鍵的軟實力方面,俄語仍然是蒙古、中亞和高加索的通用語言。與此同時,中亞「斯坦」國家的運輸系統與俄羅斯的道路網絡緊密結合,這一切必將在不久的將來透過中國的高鐵得以加強。

最終,俄羅斯的區域目標是通過跨西伯利亞和中國東部的鐵路將中國北部省份與歐亞大陸連接起來。

俄羅斯和中國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盟友,因為它們的共同目標是重組全球價值鏈並發展多極世界。就整體局勢來看,一帶一路與俄羅斯的大歐亞大陸策略完美融合是絕對合理的。

撰文:評論員Pepe Escobar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how-the-new-silk-roads-are-merging-into-greater-eurasia/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Reuters / st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