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虐待兒童、性別歧視、宗教、經濟差異和執法不力的黑暗漩渦中,每年都有數百名未成年印度教女孩被迫與巴基斯坦的穆斯林人結婚。但在沒有主流媒體報導和官方數據支撐的情況下,確實數字未明,而且此問題並沒有得到國家的重視。
據報指,大多數案件都在信德省(Sindh)發生,該省的印度教徒居民人數最多,估計有450萬。在那裡,巴基斯坦人民黨(PPP)領導的信德省議會於2016年11月通過了一項法案,以監測強迫改信的情況,該法案於去年被棄用。
同樣,去年通過了「印度教結婚法」(Hindu Marriage Act),除了提供印度教婚姻監管外,還能解決迫婚和強迫改信問題。然而,實施方面仍然存在疑慮。
國會議員兼巴基斯坦印度教委員會(Pakistan Hindu Council)的支持者Ramesh Kumar Vankwani告訴亞洲時報(ATimes.com):「強制改信行為在信德省一致通過,但被州長駁回。」他說:「印度教結婚法也沒有實施,強迫改信繼續不受阻礙。但我們正與當局合作,確保要迫切地解決此問題。」
根據正義暨和平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for Justice and Peace)、巴基斯坦南亞夥伴關係(South Asia Partnership-Pakistan)和人權狀況報告,每年至少有1千名非穆斯林女孩被強迫皈依伊斯蘭教,其中大部分是印度教徒。
實際數字可能更高。社區成員指出,由於絕大多數個案沒有被上報,因此總體缺乏數據。涉案家庭指,來自伊斯蘭組織的恐嚇或社會壓力是主因。
即使有向警方報案或在法庭上受理的案件,也很少被主流媒體報導。只有信德省的當地媒體通常報導該省的強迫改信的案件。信德省媒體Daily Ibrat在2018年報導了約50宗案件。
今年3月,當中四學生Sohna從海德拉巴的Tando Wali Muhammad地區被綁架時,法院駁回女童家人訴訟。Sohna與一位當地店主Shah Nawaz Shoro結婚,後者在法庭上出示由一間當地伊斯蘭學校(madrassa)頒發的改信證明書,甚至還向該女孩的家人提出請願書指他們騷擾一對新婚夫婦。
在接受本報訪問時,當地人聲稱每兩個家庭就有一個有女童失蹤。印度社區的成員說,肇事者利用受害人糟糕的財政狀況、缺乏對宗教少數群體的保護鎖定目標,而且受害者往往是未成年人。
就目前情況而言,唯一被可以用來挑戰強迫改信的法律是2013年《兒童婚姻限制法》(Child Marriages Restraint Act),該法禁止任何未滿18歲的人結婚。
參議員科利(Krishna Kumar)告訴本報:「對婦女的暴力行為會影響所有社區。童婚和強姦受害者也是來自所有社區。」
但也有人說該法案的實施失敗。聯合國婦女署駐巴基斯坦辦公室(UN Women Pakistan)的信德分區負責人Kapil Dev敦促該國採取關於婚姻的世俗立法。她說:「在理想情況下,宗教不應成為婚姻的障礙 – 該國實際上應該存在跨宗教婚姻法。但在目前的情況下,迫切需要的是允許婦女行使個人意願的法例。」
撰文:評論員Kunwar Khuldune Shahid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forced-conversions-marriages-of-underage-hindu-girls-rampant-in-pakistan/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PP photo by Farhan Khan /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