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大陸媒體一直祝賀台灣國民黨在上周末的地區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觀察人士警告說,統一並不是新地方政府的主要問題。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台灣執政的民進黨(DPP )在周末的地區選舉中被擊敗。該黨的候選人只守住了島上22個城市中的6個。
親中的國民黨(KMT )有效地抹去了其4年前最後一次敗選的恥辱,贏得全島15市縣的執政權。他們的成就包括在高雄取得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勝利,在那裡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單人匹馬地擊敗了民進黨,結束了其長達數十年在該島第二大城市的統治地位。
因這場不堪的慘敗,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佈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在北京,共產黨的喉舌和負責台灣事務的幹部很快得出結論,這些結果表明台灣人支持統一,而美國將很難在不斷變化的地區動態下繼續干涉島內政治。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Chinese State Council’s Taiwan Affairs Office )發言人上周日表示,這結果反映了台灣人民對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強烈意願以及他們對民進黨「去中國化」的厭惡。
《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在一篇專欄文章中表示,蔡英文只會為了自己和民進黨的生存進一步依靠美國,但台灣選民已經意識到和平發展才是台灣的正確道路,他們對經濟發展和改善生計的需求將抵消美國通過「打台灣牌」帶來的影響。
分析師表示,蔡英文現時在2020年競選中連任的可能性很小,在剩下的時間內她只是一隻「跛腳鴨」。 北京可能會繼續繞過蔡英文政府,將更多賭注押到市級國民黨官員上,進行更多城市間交流和支持統一運動。
北京也可能會同時下注在再次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以及國民黨的高雄市長身上,以避開民進黨的領域在2020年競逐未來領導人的席位。
在對北京的官方回應中,台灣的大陸事務委員會(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強調了錯誤判斷選民情緒的危險。委員會的聲明表示:「大陸既不應干涉我們的內政,也不應單方面解釋台灣人的期望,否則可能會對兩岸局勢作出錯誤判斷。」
台灣觀察家指出,國民黨的勝利不應被理解為等同於贏得與中國的統一,因為這有別於總統競選,候選人對兩岸關係的立場在地區選舉中可能是次要的,而地區選舉的辯論通常以經濟和民生問題為中心展開。
與此同時,蔡英文政府可能會試圖通過多次對北京的干涉以及所謂的選舉舞弊案件進行調查來限制新當選的國民黨市長和縣長。
在選舉之前,台灣對北京在這個以言論自由著稱的自治島上進行網絡大肆散佈誤導信息的舉動發出了警告。
撰文:評論員Frank Chen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rout-for-dpp-in-taiwan-elections-not-a-win-for-reunification/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