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买家在香港的菜市场挑选榴梿。相片:iStock/Getty Images
一名买家在香港的菜市场挑选榴梿。相片:iStock/Getty Images

高档榴梿猫山王正在风靡中国。在中国最大的电子商贸平台淘宝网(Taobao)上,榴梿和其他榴梿糕点、甜点和糖果是该国搜索量最大的产品之一。中国人对榴梿的需求激增,可能推动马来西亚农业未来几年内转型。亚洲时报(ATimes.com)报导

马来西亚官员最近推出了所谓的「榴梿外交」,希望在中国市场赢得更大占有率。目前,中国不准马来西亚进口新鲜榴梿,只允许雪藏果肉。但如果与中国当局谈判成功,允许原个水果出口,马来西亚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新的商品热潮。

目前邻国泰国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榴梿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国允许出口未熟透的榴梿。相反,马来西亚农民的传统做法是只有在榴梿熟到掉在地上时才能收成。中国认为这种落果收成法可能会令榴梿接触到污染物和害虫。

据媒体去年11月引述马来西亚农业部长Ahmad Shabery Chee的报导,他认为新鲜榴梿进口禁令可能会在今年内取消。

亲自倡导「榴梿外交」的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Najib Razak)去年5月北京访问期间大力宣传榴梿,他把43个猫山王赠予中国领导人,以纪念长达43年的双边关系。

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最近投票决定,2021年起禁用棕榈油作汽车燃料,以遏制森林砍伐,并达至其野心勃勃的气候目标。此举引发了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抗议,因为两国共生产全球近90%的棕榈油。

马来西亚农业部长Ahmad最近表示,榴梿果园每公顷按年可获10万令吉(25,800美元)的回报,即目前每公顷棕榈油赚取3至4万令吉(7,740美元至10,320美元)的三倍。他说:「我们找到一个新『黄金』,叫榴梿」。他最近在宣传把马来西亚变成「榴梿经济」。

榴梿的巨大利润潜力以及对棕榈油产业的负面评价不断上升,也可能推动企业家和爱好者长久以来渴望得到的大规模技术投资。

据海峡时报报导,中国的投资去年令马来西亚榴梿种植园的价格几乎倍增。除种植价格上涨之外,投资者必须面对的另一个主要障碍是新种植园的较长孕育期:榴梿树在10至15年后才会开始结果。

但如果中国对「果王」的需求量继续上升,并取消对马来西亚原个水果的进口禁令,预料将会有更多农民被其高出口量和丰厚回报吸引,加盟种植榴梿。

撰文:评论员Nile Bowie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low-hanging-fruit-china-malaysia-ties/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iStock/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