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iStock
相片:iStock

中国企业大肆掠夺巴基斯坦的大理石资源,逃避了当地的出口关税,而当地的石材加工厂却未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大理石出口亦未能扭转巴基斯坦附加值出口行业快速下滑的颓势。

由于政府监管缺失、本地企业家精神匮乏,巴基斯坦大量的天然大理石资源正在遭到中国的掠夺。虽然后者一直被认为是巴基斯坦信赖的伙伴,但这正在损害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当地企业的生计。

中国市场对縞瑪瑙大理石、花岗岩、黑金大理石的需求十分强劲。但是,中国企业只是从源头获取了他们所需的石材,巴基斯坦本地的石材加工厂几乎没有任何参与的空间。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失去了大理石出口这个原本可以提振经济的机会。

巴基斯坦绝大部分的大理石出口都会运往中国市场,但这些出口主要为粗糙未经加工的石材。这些石材通常直接从采石场采得,单块的尺寸较大而且没有裂痕。

事实上,巴基斯坦政府对于中国企业从当地获得的大理石监管非常少。该国针对天然大理石出口并无明确的监管政策,而且这些中资企业对于如何逃避出口的关税以及监管已经十分娴熟。

一位当地的石材出口商Shakil Khan在接受亚洲时报ATimes.com访問时表示:「中国买家喜欢一些正方形的石材,而当地的采石工人则通常将石材切割成椭圆形,然后根据客户的订单将其割成小的尺寸。大客户对于一些的小面积的石材没有兴趣,这类大理石通常在当地被制成手工艺品以及小瓷砖。」

据悉,巴基斯坦的大理石主要分布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Khyber Pakhtunkhwa)、俾路支省(Baluchistan)以及旁遮普省Punjab)三个省份。根据巴基斯坦贸易发展管理局(TDAP)的统计显示,巴基斯坦的大理石、縞瑪瑙的储量达到3000亿吨,花岗岩的储量则约为1万亿吨。该国的大理石品种繁多,达到三十种以上。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SBP)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是巴基斯坦大理石出口的最大目的地。但是,该国出口至中国的大理石主要为半成品,这些石材在中国市场加工之后再度出口,损害了巴基斯坦的大理石行业。」

Sarhad工业及贸易商会主席Zahid Shinwari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欧洲、美国、中东都是巴基斯坦大理石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是金融危机以来,这些海外市场的出口下滑了大约70%,令本地的大理石出口商开始转向中国市场。

他坦言:「中国买家只挑选一些稀有的高质量石材,比如縞瑪瑙、黑金大理石以及花岗岩。但本地的石材加工厂并没有设备可以处理这些贵价的大理石产品。」

去年,中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92亿美元,而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贸易额仅为19亿美元。今年8月,两国签署了贸易协定,18家中国企业与巴方签署了38项贸易协议,这为巴基斯坦向中国出口电解铝、铬矿、夏威夷果、大理石等铺平了道路。巴基斯坦每年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额达到325亿美元。

撰文:亚洲时报评论员F.M. Shakil
原文:http://ati.ms/WcjCYx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