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坡坡一處城市風景。 相片:Youtube

新加坡近日提出的打擊不實信息和「假新聞」的嚴厲措施引發了一場關於全球政府應如何規範網絡空間的廣泛爭論。亞洲時報(Asiatimes.com)報導

上周一,《防止網路假資訊和網路操縱法案》在國會進行首讀,建議網站和社交媒體對國家認為不實的內容發布警告或「更正」。

如果該法案通過,立法將授權當局發布命令刪除內容。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包括臉書、推特和谷歌等全球科技巨頭預計也將受到影響。

在某些情況下,該法案還允許政府在不關閉網站的情況下切斷該網站的盈利能力。與此同時,任何被發現以「惡意」意圖在網絡傳播虛假信息的個人將面臨高額罰款和可能的監禁。議會目前正在對該法案進行辯論,並將很快表決。

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密切關注該法案的動向。大選在即,人民行動黨必須在2021年1月前獲得民意支持。

可以肯定的是,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有必要在互聯網這一不受監管的數碼領域作出針對虛假信息的處理。然而,提出一套能夠保護公共利益和公民自由的解決方案非常棘手。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新加坡提出的「假新聞」法可以為監管和審查在線空間設立一個新的全球標準,其餘政府可以參考這一標準。

一旦通過,該法案將成為反對虛假新聞的最嚴厲的法律之一。虛假新聞曾經引發暴力並加深了亞洲各地的社區分歧。新加坡法律部將該法案描述為保護社會免受分裂和不穩定的手段。

但對許多政治觀察者來說,它是人民行動黨推動利己的政治敘事的最新工具。批評人士表示,該法案允許人民行動黨政府部長單獨決定什麼是假的,什麼不是,為潛在的偏見開闢了道路。

根據該法案,部長可以指示監管機構對「虛假」內容下達更正或撤銷的命令,只要這符合部長們的公共利益。

問題的關鍵在於,人民行動黨的部長們是否會允許那些對政府持消極態度的新聞存在。

法律部長K Shanmugam澄清說,該法案不會針對意見或批評,只針對虛假陳述的事實。法院,而不是政府,將成為真理的最終仲裁者。如果個人或機構不同意國家發布的更正或刪除通知,他們可以選擇向高等法院提起上訴。然而,這樣做是須付出昂貴的代價。

長期以來,活動人士一直指出新加坡的自我審查猖獗,國內報紙、廣播電台和電視頻道由與政府有關的公司擁有。

執政黨對言論自由實行嚴格規定,以確保政治穩定和種族和諧。

在經濟學人智庫去年發布的媒體自由排名中,新加坡在167個國家中排名第132位。法律專家稱,如果議會批准該法案,情況可能會惡化。

撰文:Nyshka Chandran
原文:Singapore sets fearsome ‘fake news’ standard
更多:https://www.asiatimes.com/lang/chinese/
相片:Youtub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