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個親馬來穆斯林的非牟利機構組織的集會中,民眾在吉隆坡獨立廣場遊行示威以慶祝政府決定不簽署關於消滅所有形式的種族歧視的聯合國國際公約。2018年12月8日。 相片:AFP Forum via EyePress Newswire/FL Wong

馬來西亞長期執政的巫來由人統一組織(簡稱巫統)在10個月前的歷史性選舉中落敗。馬來西亞已經開始出現政治鐘擺轉向的訊號。亞洲時報(Asiatimes.com)報導

在去年5月的選舉全面落敗後,反對黨重整旗鼓。這讓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領導的執政聯盟-希望聯盟-進入防守狀態。

本月初,該國兩大馬來人政黨,巫統與馬來西亞伊斯蘭黨由原來鬆散的合作轉為成立了一個正式聯盟。這個聯盟在今年以來的兩次補選中已經接連兩次勝出,最近一次是在政府的重鎮。

然而,巫統與馬來西亞伊斯蘭黨兩黨的領導卻發表了分歧的言論,顯示聯盟內部已經出現壓力。兩黨都宣稱捍衛馬來人的權利和伊斯蘭教,並稱政府的改革措施以及任命非馬來人出任要職對此構成了威脅。

近日在富庶的雪蘭莪州選區士毛月舉行的一場集會中,前任法律部長及巫統中央委員納茲里(Mohamed Nazri Abdul Aziz)指出希望聯盟任命的首席大法官、總檢察長、財政部長均為非馬來人。這些人士均未能完成就職宣誓,因為他們並未向可蘭經宣誓。

律師及人權組織指責納茲里的言論意在煽動種族主義,並稱憲法並未規定宣誓必須用可蘭經。納茲里的言論亦激怒了反對黨國民陣線聯盟中的數個成員黨。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及馬來西亞印度國民大會發表聲明稱針對納茲里的種族主義言論,他們會「探索新盟友」並反對納茲里被任命為國民陣線的總秘書。他們堅持這個任命未有經過咨詢因此無效。

在國民陣線撤回對納茲里的任命以及之前的聲明後,上述兩黨的態度有所軟化。他們表示將會繼續留在國民陣線聯盟中以繼續多種族的合作,以及避免出現馬來人與非馬來人對立的局面。

馬來穆斯林大約佔該國多種族人口的60%,憲法給予馬來西亞土著特權及「地球之子」的特殊地位。少數民族的華裔及印度裔合共佔該國人口的30%,其餘則是當地的一些部落。

儘管國民陣線的署理主席哈山(Mohamad Hasan)表示將會考慮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及馬來西亞印度國民大會的投訴。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這個聯盟在何種程度上可以達成政治共識。巫統與馬來西亞伊斯蘭黨都在不遺餘力地倡導民族宗教的愛國主義。

兩黨有意在議會中形成反對黨利益團體。對此,馬哈蒂爾不屑一顧,他聲稱兩黨組成聯盟的想法將損害馬來西亞的多元化社會。

撰文:Nile Bowie
原文:Race and religion roiling Malaysian reform
更多:https://www.asiatimes.com/lang/chinese/
相片:AFP Forum via EyePress Newswire/FL Wong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