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助的全長51公里的高速公路連接烏干達首都及恩德培國際機場。相片攝於2017年6月公路正式啟用之前。 相片:AFP/Sumy Sadurni

位於倫敦東部的舊皇家阿爾伯特碼頭經過改造後,這個被遺棄的碼頭區將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商務區。這個始於2017年的改造項目,將會創造32.5萬平方英尺的高端辦公室空間,成為亞洲金融科技公司雲集的「城中城」。亞洲時報(Asiatimes.com)報導

去年,烏干達坎帕拉(Kampala)慶祝從維多利亞湖的貨船上將來自印度洋的貨物卸下至通往城區的鐵路。這個運輸樞紐是中部非洲經濟走廊的最後一個部分,這個項目意在連接內陸國家烏干達與達累斯薩拉姆及印度洋相連接。

這些都是大型的項目,均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高達1萬億美元的全球基建投資的一部分。

中國試圖重塑世界經濟的野心,從而在西歐、東非及全球其他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北京正積極推進絲綢之路城市化,再次想象一下中國史上的跨越大洲之間的貿易路線,從而將南亞、東非、歐洲、南美的城市帶入中國的經濟軌道之中。

在主要城市之間建立基建,中國正在改變世界上數百萬人的生活。這也讓中美之間產生了一場新的發展競賽,通過為基建項目提供融資來讓世界互聯互通。

在這場地緣政治競賽中,絲綢之路城市化會對21世紀的城市如何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跨洲之間的貿易路線由古代絲綢之路建立,從而使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得以崛起。一帶一路將會為全球不同城市帶來新的投資、技術、基建和貿易關係。

然而,一帶一路仍處於早期階段,對於城市是否有深遠影響仍有待進一步理解。但是,毫無疑問這將改變全世界城市體系,而且改變的規模是自冷戰以來前所未有的。

絲綢之路城市化在部署方面精挑細選。捨近求遠,著眼於全球貿易,以及金融、材料、貨物和知識的聯通和流通。因此,一帶一路不應僅被視為基建投資。

這對於城市的居民將會有顯著的影響。城市當局必須意識到一帶一路來的挑戰。

在倫敦,在金絲雀碼頭及倫敦金融城以外打造第三個金融區,將會有利於整個經濟。然而,這個項目是否會為周邊的社區帶來機遇仍不可知。皇家阿爾伯特碼頭與周邊的社區格格不入,倫敦東區充滿著貧困、匱乏的氛圍。

烏干達首都坎帕是中部非洲經濟走廊的一部分,該項目意在改善五個非洲國家的交通和基建聯通,包括布隆迪、剛果、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

撰文:Jonathan Silver
原文:Beijing’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mes to London and Kampala
更多:https://www.asiatimes.com/lang/chinese/
相片:AFP/Sumy Sadurni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