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美國智能汽車公司特斯拉(Tesla)對前員工曹光植(Cao Guangzhi)提起民事訴訟,控訴他竊取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的源代碼。這已經是中美自動駕駛界的第三起法律訴訟。
根據訴狀,曹光植是特斯拉自動駕駛團隊的核心工程師,可以獲得特斯拉自動駕駛高度機密的核心信息,包括源代碼。他在用iCloud備份了硬件、自動駕駛和神經網絡源代碼庫,複製了超過30萬個文件。之後,他收到了小鵬汽車正式的書面聘用通知,職位是「資深工程總監,感知團隊負責人」,然後他辭去了特斯拉的工作。
特斯拉律師在訴狀中寫到:「特斯拉認為曹和他的新雇主將繼續不受限制地使用特斯拉核心技術,這是特斯拉五年多的工作成果和超過數億美元的投資。」
對此,小鵬汽車對回應稱:「在曹光植先生入職前後,小鵬汽車都沒有發現存在特斯拉所聲稱的任何可能違規行為。目前,小鵬汽車已針對此事啓動進一步調查。」
事實上,早在曹光植案件之前,蘋果也發生過兩起華人工程師竊密案件,小鵬汽車多次被提及。
第一起華人工程師竊密案發生在2018年7月7日,蘋果報警,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聖荷西機場抓捕前員工張曉浪(Zhang Xiaolang),並對他進行刑事調查。張曉浪此前在蘋果負責無人駕駛的設計與電路板測試。2018年4月,他向公司提出離職並打算回中國工作,並告訴他的上級他打算加入小鵬汽車。
第二起案件出現在兩個月前。蘋果起訴華人工程師陳繼中(Chen Jizhong,音譯)涉嫌竊取公司商業機密。曾有媒體報道稱,陳繼中曾去小鵬汽車面試。對此,小鵬汽車新聞發言人澄清,小鵬汽車從未收到該員工求職申請,是媒體誤報。
在華人工程師涉及第三起知識產權竊密案時,有人感嘆「未來科技公司對華人的防範會越來越嚴格。」事實上,自動駕駛領域的竊密案遠遠不局限於華人工程師,近年來知識產權糾紛頻出,也經常發生在美國公司之間。
蘋果公司曾經在公開信中稱,僅在2017年公司抓取了29名竊密者,其中12人因為情節嚴重被起訴。這些自動駕駛公司之間互相起訴也在國內發生,例如百度曾起訴前任員工,也是景馳創始人王勁。
自動駕駛的第一大案當屬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與Uber自動駕駛長達一年的糾紛。該案最終以Uber與谷歌庭外和解告終,Uber賠償Waymo價值2.45億美元的股份。而且,因為官司和內鬥,Uber在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導致自動駕駛事業部的工作幾近停滯一年之久。
這兩年是自動駕駛行業新公司成立最密集的時間段,各大自動駕駛公司迅速崛起,這些公司在解決相同或者類似的問題,這既帶來人才的頻繁流動和自動駕駛行業的繁榮,同時也帶來各種知識產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