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將於3月22日抵達意大利進行正式訪問。討論的主題將是新絲綢之路,又稱「一帶一路」 。亞洲時報(Asiatimes.com)報導
在那之前,歐盟將在布魯塞爾討論關於中國在歐洲投資的共同戰略。
歐盟的很大部分事實上已經與一帶一路產生了關聯。其中包括希臘、葡萄牙、屬於中國16+1集團中的11個國家、中歐、東歐,以及最為務實的意大利。
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Michele Geraci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習近平訪問期間將與意大利簽署一份支持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這將在白宮引起一片混亂。
《金融時報》稱一帶一路是一個「有爭議的基礎設施計劃」。一帶一路是一個廣泛的、影響深遠的歐亞集成長期項目,也是市場上唯一的準全球發展計劃。這對華盛頓而言特別「有爭議」,因為美國政府決定反對它而不是從中獲利。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嘲笑一帶一路為「中國製造,為中國製造」項目,但事實並非如此。否則,不會有至少15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正式認可一帶一路。
中國對白宮的半官方回應避開了外交部通常使用的外交言論,而是通過《環球時報》的一篇嚴厲的、未署名的社論,來指責歐洲受到華盛頓外交政策和跨大西洋聯盟的影響,與其21世紀的需求相悖。
Geraci說得很清楚:一帶一路將允許更多意大利產品出口到中國。意大利製造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力,在食品、時尚、藝術、室內設計、法拉利和林寶堅尼上都是無與倫比的,在法國也是如此。中國遊客熱愛在威尼斯、佛羅倫斯、羅馬和米蘭購物。
華盛頓沒有任何立場來教訓意大利因為一帶一路項目而破壞了美國方面的利益,尤其考慮到習近平和特朗普可能很快就要達成新協議了。歐盟內部已經產生分歧,尤其因為法國。
德國企業知道中國是目前和未來的首選市場;此外,新絲綢之路的終點站之一是德國魯爾河谷的杜伊斯堡。
新絲綢之路的重要走廊之一的渝西歐,也就是「重慶-新疆-歐洲」的簡稱,必將在未來十年升級為高鐵。
意大利是歐洲海上貿易的第三大國家,是一帶一路的南歐最佳終端,也是從東部和南部連接歐洲的最佳入口,同時還能以有效的經濟方式服務於歐洲西部和北部的數十個目的地。
該項目的關鍵是改造威尼斯港—從中國經地中海向奧地利、德國、瑞士、斯洛文尼亞和匈牙利輸送供應線。威尼斯正被配置為鹿特丹和漢堡的替代超級港口。
無論華盛頓、倫敦金融城甚至布魯塞爾怎麼想,意大利人認為這關乎本國的國家利益。
考慮到中國人對意大利產品情有獨鍾,這是一次雙贏。
撰文:Pepe Escobar
原文:Marco Polo is back in China – again
更多:https://www.asiatimes.com/lang/chinese/
相片:AFP
Asia Times has relaunched on www.asiatimes.com. Download our brand new native App for a sweeping selection of geopolitical and business news from across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