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於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海軍人員在新服役的RSS獨立號前面站立。 相片:AFP/Toh Ting Wei

對於試圖在東南亞兜售武器的國際軍火公司來說,新加坡是一個受青睞的客戶。這個島國計劃大幅增加國防開支,這無疑將為美國和德國的軍火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亞洲時報(Asiatimes.com)報導

上月,這個富裕的島國通過了史上最高金額的國防開支預算,總值167億美元,相當於今年新加坡政府整體計劃支出的30%。這筆巨款將用於國防、安全以及相應的外交。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新加坡每年的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5%,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區內其他國家的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接近1-2%,甚至更低。

新加坡武裝部隊計劃通過採購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新一代的戰鬥機和潛艇,來提升常規作戰能力。這勢必增加該國未來數年的國防開支。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近日向國會表示,未來10年該國的國防支出將每年增長304%,主要用於更新新加坡武裝部隊陳舊的武器裝備。

黃永宏本月宣布,新加坡將從美國國防供應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訂購4架全新的F-35戰機,在進行技術評估後,有可能追加採購另外8架戰機。新加坡將成為自日本、南韓後,第三個採購F-35戰機的亞洲國家。

同時,新加坡海軍也將採購新的潛艇。黃永宏上月訪問德國期間,公布將從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採購218SG「無敵號」潛艇。

此舉表明新加坡正不斷提升海軍實力,來應對升溫的區內海域緊張局勢。在南中國海附近的領土爭端問題已持續發酵。

亞太地區的潛艇擴張步伐在全球範圍內首屈一指,南韓和日本最近均引入了下一代的潛艇。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新加坡已經開始擁有潛艇,並陸續從瑞典採購了6架二手改裝的潛艇。

一直以來,新加坡的安全策略就是維持領先的震懾力量,來防禦作為一個小國的安全風險。位於人口眾多的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新加坡將國防安全等同於國家存亡和繁榮。

黃永宏強調這些新的軍備採購主要是為了跟上區內軍備現代化的潮流,而並非針對某個特定國家。新加坡一直自視為立場中立,然而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採購將會被認為是為了在附近的戰略海域抗衡中國的影響力。

撰文:Nile Bowie
原文:Eye on China, Singapore splurges on top-line arms
更多:https://www.asiatimes.com/lang/chinese/
相片:AFP/Toh Ting Wei

Asia Times has relaunched on www.asiatimes.com. Download our brand new native App for a sweeping selection of geopolitical and business news from across Asia.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