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在退伍軍人事務部舉行。相片:Twitter

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首次為華裔二戰老兵,舉行「國會金質獎章」表彰儀式,有五位老兵獲得表彰,頒獎典禮當地時間29日在退伍軍人事務部舉行。

美國一共有兩萬多名華裔美軍曾參與二戰。國會去年通過《二戰華裔美軍國會金章法案》後,12月獲總統特朗普簽署,正式生效,並公佈授勳名單,舉行表彰儀式。

美國聯邦教育部長德沃斯和交通部長趙小蘭,作為白宮亞太裔聯合主席出席並致辭,並與退伍軍人事務部檢察長拜恩一起,表彰5位到場的華裔老兵,感謝當年所有在二戰中英勇作戰的華裔軍人。

如今還健在的在美華裔二戰老兵,大多都已是90歲以上高齡。五名授勳者中,軍階最高的是百年人瑞陳貞潔(Elsie Seetoo)。她去年9月剛度過100歲生日,亦是今次表彰中唯一一名女性。她表示日後為了令鄰居們留下深刻印象,會戴著金章外出:「不過,我只會戴一次!」

陳貞潔1918年生于加州,大蕭條時期,隨家人遷往中國廣東,在那裡長大,後在香港接受護士培訓。畢業後,她從香港步行前往桂陽,加入紅十字醫療救援隊,被派往印度,為中國軍隊培訓醫療勤務兵,後又在中國各地服役。

另一名授勳老兵李其深(Robert Lee),二戰時曾服務陸軍空軍團,效力飛虎隊。他透露自己經常與當年的戰友聚舊話當年,二戰的經歷至今仍歷歷在目。

其餘三名授勳老兵,分別是陸軍鍾百富(Harry Jung)和Henry Lee,以及海軍James Eng。由於實體金章仍在製作中,他們今年10月將會再前往國會山莊,參與正式授勳儀式。

交通部長趙小蘭在致辭中說:「今天在這裡講述的是我們華人的故事,這也是美國主流媒體不太提到的故事。」趙小蘭還表示,應該讓美國及年輕一代都更了解華裔社區及老一輩華人的犧牲、勇氣和愛國精神。

二戰時,有大約2萬名華裔士兵在美軍效力參戰。盡管那時候,《排華法案》的效應仍在,許多華裔卻在遭受社會歧視、不公待遇、甚至是入籍障礙(40%的參戰華裔士兵並沒有美國公民身份,戰爭結束後才被批准入籍)的情況下,還是義無反顧加入了反法西斯戰爭。

與美籍日裔、非裔士兵大多單獨編制不同,二戰中的華裔,在軍隊里的分佈十分廣泛,各類職位上都有華人身影。二戰結束後,一些老兵甚至依然因為華裔的身份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從事洗衣工等低薪的職業。目前,全美仍然健在的華裔二戰老兵不到百名。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