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20多種主要的語言,現在正成為世界上語音虛擬助理的推動力。亞洲時報(Asiatimes.com)報導
初創公司和投資者蜂擁而至,將他們的賭注押在方言虛擬助理上,這些助理系統將迎合超過5億人口的印度市場,因為人工智能部門關注的是相較英語而言更偏好印度語的移動用戶。
Reverie Language Technologies是一家位於班加羅爾的初創公司,成立於2010年,去年推出了自己的印度語音套件Gopal。Gopal採用11種印度語言的自動語音識別引擎,支持語音機器人和交互式語音應答以提高用戶參與度。
2014年5月成立的語音識別初創公司Voxta Communications則在3個領域提供定制的語音機器人:銀行、電子商務和教育。目前該公司除了英語外僅提供印地語和泰盧固語等服務,其他的印度語系語音服務正在籌備中。
德勤去年5月發布了一份報告,預測了技術、媒體和電信的增長。它表示,印度有近4.32億互聯網用戶,且這個數字正在快速增長。德勤預計,到2021年印度的本地用戶將超過互聯網英語用戶群的2.5倍。
這些調查結果得到了畢馬威去年發布的報告的支持,該報告稱印度互聯網的印地語用戶群以及馬拉地語和孟加拉語等本地語言的用戶群預計會增長。報告還指出,到2021年,印度南部的用戶將成為該國數碼化程度最高的用戶群體之一,可能佔印度互聯網用戶群的近75%。
投資也在迅速增加。微軟加速器已將資金投入位於班加羅爾的Reverie和Aspada,而國際投資者包括位於加州的投資公司Qualcomm Ventures。初創公司Niki.ai已經向Ratan Tata和Unilazer Ventures籌集了啓動資金。
人工智能的使用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成功取決於它提供服務的準確程度。
Niki.ai首席執行官Sachin Jaiswal表示,人工智能加上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正在幫助他們理解人們交談的方式並給出準確的回答。
Niki.ai提供聊天機器人服務,允許用戶與Niki.ai交談或發短信購買眾多產品和服務,如預訂電影和巴士票、預定酒店和出租車、支付水電費賬單,以及進行移動充值和洗衣服務。
然而,初創企業並非沒有挑戰。普華永道於201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旨在瞭解人工智能對印度企業的影響,發現了一些阻礙增長的因素。主要障礙包括成本過高、技術能力和質量數據的缺乏,以及隱私問題。
隨著印度製造、數碼印度和印度創業等旗艦項目的發展,政府似乎已經接受了數碼革命。這也凸顯了印度政府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數據保護法案,該法案目前正處於提案草案階段。
政府還與該行業的初創企業密切合作。
2014年,Voxta Communications與印度人民黨合作,推出了IVR活動,用戶可以撥打電話,聽取總理的預錄信息甚至現場演講。
Reverie也在其電子市場上與政府密切合作,幫助用印度語創建平台,將英語的使用障礙去除,以便所有政府官員使用。Reverie還與電子國家農業市場合作,讓數百萬農民能以自己的語言獲取實時定價數據,從而切斷了中介商。
撰文:Angarika Gogoi
原文:Boom time for Indian-language virtual assistants
更多:https://www.asiatimes.com/lang/chinese/
相片:iStock
Asia Times has relaunched on www.asiatimes.com. Download our brand new native App for a sweeping selection of geopolitical and business news from across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