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說道中國不允許超越美國的經濟,華府不會放棄對國際金融體系的領導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過去六年中對多個領域進行了數以千億美元的投資,涉及領域包括汽車、航空、醫藥、半導體以及機械人。亞洲時報(Asiatimes.com)報導
全球兩大經濟體正在朝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這也成為特朗普與習近平之間的對峙。
中美雙方之間的高層談判上周五在北京結束,並無實質性進展。然而特朗普卻在周六透露,美方參與談判的人士向他彙報談判進展「十分具有建設性」。
華府與北京都在盯著3月1日的談判最後期限。在眾多可能的結果中,有兩個結果可能性最大。
第一種結果,中國同意購買更多的美國商品,並採取措施來進一步開放經濟。特朗普可以在國際舞台上宣稱勝利,並讓華爾街有足夠的理由進一步推高股市。
第二種結果,中國的作風不太可能改變。然而,這種風險會讓投資者在未來數周內坐立不安。如果特朗普的談判團隊明智的話,他們會堅持要求達成交易。
北京迫切希望達成協議。事實上,相比特朗普,習近平擁有更大的自由度。
作為中國數十年來最強悍的領導人,習近平毋須面對一系列的調查。他所領導的共產黨也沒有遭受像美國中期選舉失敗的教訓。習近平的合法性也不依賴於波動的股市。習近平真正需要做的就是讓特朗普停止指責。
達成購買1,000億美元或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聽起來似乎十分宏大。但這並沒有關係。對於習近平而言,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將他的憤怒宣洩在其他地方。
特朗普已經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施壓,要求與日本商談雙邊貿易協定。總體而言,中美之間的停戰協定有利於亞洲的發展前景。這也讓政策制定者們鬆一口氣,借機來升級本國經濟。
海曼資本創始人巴斯( J. Kyle Bass)對此感到擔憂。他在近日與Daniel Babich合寫的彭博社論中指出:「特朗普已經下令讓美方談判官們達成協議,來結束近期的市場波動。但這意味著放棄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對中美關係進行重大調整。這發生在中國幾乎要同意作出讓步之際。」
巴斯和Babich認為,棘手的是迫使北京放棄「其獨特的產業政策,那就是通過廣泛的政府補貼,保護國內市場以及有取向的監管來偏袒中國政府相關的龍頭企業。」他們指出,現時的當務之急是「結束中國長期以來的經濟間諜和盜竊活動。據美國政府的估算,這些活動每年對美國經濟造成至少3,000億美元的損失。」
撰文:William Pesek
原文:Bet on Trump to fold in China trade talks
更多:https://www.asiatimes.com/lang/chinese/
相片:AFP
Asia Times has relaunched on www.asiatimes.com. Download our brand new native App for a sweeping selection of geopolitical and business news from across Asia.
I’m really impressed with your writing skills as well as with the layout on your blog. Is this a paid theme or did you customize it yourself? Either way keep up the excellent quality writing, it is rare to see a great blog like this on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