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春節來臨,馬來西亞的藥材店的生意量都會比平常增加30%左右 相片:iStock

《星洲網》報道,在馬來西亞慶祝新春佳節,一家人吃團圓飯,美味佳餚總會擺滿桌,少不了用到藥材配料,今年中國貨源供應充足,所以藥材配料價格保持平穩,價廉貨美。

有藥材行東主說,據以往經驗,逢農曆新年來臨,藥材店的生意量都會比平常增加30%左右,不過今年就連煮糖水所需的藥材用料,價格同樣沒有波動,消費者仍可買到便宜貨。

甲市天猛公路安和百貨參茸藥行東主廖茂崇受訪時說,新春佳節期間,天氣都較炎熱,若家家戶戶能用一些藥材,加上配料煮成糖水飲用,對消暑解渴有很好的功效。

他說,煮糖水普遍採用的藥材, 計有紅棗、桂圓肉(龍眼)、木耳、百合、蓮子、柿餅及橘餅等,這些藥材具有滋潤成效,有的還能用作拜神祭品。

他說,至於年夜飯,除了肉類佳餚之外,大多數人家都會燉煮一道美味藥材湯,所使用材料有當歸、枸杞、紅棗、黨參、玉竹、泡參、高麗參絲、冬蟲草、桂圓肉(龍眼)及蜜棗等,具有補中氣提神,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功效。

他說,上述藥材全部進口自中國,今年貨源充足,價格也保持平穩。

不過,他說,雖然年關已近,感覺上市場仍相當平靜,中藥店生意同樣慢熱。

他說,從以往的經驗,逢農歷新年來臨,藥材店的生意量,按消費市場的需求,都會比平常增加30%不等。

他認為,年關市場慢熱, 相信與原產品價格下滑、經濟緊縮、剛開學,以及消費者開銷大有關連,以致藥材店至今生意仍比去年遜色,預料要到新年前的一兩個星期才會有起色。

他說,除了藥材配料之外, 新春禮籃、保健品如雞精和燕窩,也是農曆新年的送禮佳品, 廣受消費人歡迎。

在東南亞,大部分中藥材從中國進口,部分中成藥已進入醫保目錄。不過,也有報道指出,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由於受到中藥材品質難以控制、當地政府監管趨嚴、傳統中藥材熬製服用不便等因素影響,中藥材市場在當地甚至出現萎縮趨勢。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