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這幾天又成為焦點了,一篇名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在網上「洗版」。這篇文章指出百度搜索結果中,百家號等百度自家內容佔比過高,找不到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百度作為搜索引擎名存實亡。
這篇文章之所以能把百度推上風口浪尖,是因為它說出了很多用戶的共同感受。近期筆者也經常使用百度搜索新聞,發現排在首頁的一大半是百度百家號的內容。這些百家號往往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互相洗稿,質量低下,還夾雜著大量的營銷內容。作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已經成了一個關起門來自娛自樂的平台。
諾大的中文互聯網,10億級別的用戶數,竟然只能使用如此難用的搜索引擎,令人覺得悲哀。
百度很快給出了回應,說:百家號的內容小於搜索結果全部內容的10%。
這個公關口徑可以說是不及格,因為用戶不滿的是百家號的內容都在前幾頁。百度並沒有給出這方面的數據。
百度難道不知道自己的搜索結果難看嗎?為何如此大力推銷它的百家號呢?
現在的互聯網生態和以前不一樣了。在PC機時代,瀏覽器上可以沒有障礙地訪問任何網站的內容,用戶在搜索的時候都是用百度,百度風光無限。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各家都有自己的APP,每個APP都是流量入口,用戶獲取信息的途徑發生了根本變化,對百度的依賴大為減弱。比如,我要找餐廳,就去大眾點評找,我想聽音樂,直接去QQ音樂找。一個個的APP,彷彿一個個信息孤島,互相之間的連接非常困難,更糟的是,很多大戶像騰訊系、阿里系都不讓百度抓取數據,都在製造流量壁壘、流量壟斷,比如微信、微博、淘寶,這些百度都搜不了,百度的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
既然各家互聯網公司都各自為政,不進行分享,為了自己的利益進行圈子封閉,那就只好各自自建內容。2015年,百度開始構建自家的百家號生態體系,形成「搜索-信息流」的閉環。
雖然百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畢竟還是有大量門戶的內容是他們可以抓取的,如此大力推送百家號仍然是步臭棋,因為用戶體驗太糟糕了。在《百度已死》這個文章發表後,這幾天百度的搜索結果就已經有了變化,百家號的內容在首頁大為減少。
作為用戶,我們的無奈是並沒有其他的選擇。即使還有360、搜狗,但是他們和百度又有什麽區別呢?
撰文:金炎
相片: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