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示威者在吉隆坡獨立廣場參與由幾個親穆斯林馬來人非政府組織組織舉辦的集會期間,遊行慶祝政府決定棄簽聯合國的反歧視公約。相片:AFP Forum via EyePress Newswire / FL Wong
2018年12月8日,示威者在吉隆坡獨立廣場參與由幾個親穆斯林馬來人非政府組織組織舉辦的集會期間,遊行慶祝政府決定棄簽聯合國的反歧視公約。相片:AFP Forum via EyePress Newswire / FL Wong

本月8日,成千上萬的馬來穆斯林走上吉隆坡街頭反對馬來西亞通過聯合國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擔心馬來人享有的特權和伊斯蘭教作為國家官方宗教的地位將受到威脅。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雖然年屆90多歲的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承認,由於穆斯林佔多數的馬來西亞對種族和宗教的敏感性,確認該公約「並不容易」,但此公約在國內外都受歡迎,也是新上台的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政府對人權的承諾、改革與民主化的象徵。

然而,保守的種族民族主義者和伊斯蘭主義反對黨瘋狂地瞄準該公約,並且提出與事實相反的說法,指公約將會威脅馬來穆斯林的特殊地位,馬來穆斯林佔人口的60%左右,並獲得特殊地位。根據國家憲法第153條,馬來穆斯林是土著(Bumiputera)或稱為「土地之子」(Sons of the Soil)。

經過馬來西亞多個團體連續施壓數周,馬哈蒂爾領導的希望聯盟政府轉軚,於上月底宣佈不會批准ICERD。上周六的集會最初的目的是抗議的希望聯盟確認批准計劃,儘管政府轉軚棄簽反歧視公約,集會仍然繼續進行。

前執政黨巫統(UMNO)和馬來西亞伊斯蘭黨(Parti Islam Se Malaysia,PAS)的領導人也有出席上周六由馬來穆斯林團體聯盟組織的集會,兩黨領袖都敦促馬來人團結起來,以在今年5月敗選後再次奪回政權。

巫統主席扎希德(Ahmad Zahid Hamidi)告訴集會人士:「如果伊斯蘭教受到干擾,如果馬來族受到干擾,如果我們的權利受到干擾,那麼我們就會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利。」前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和其妻子羅斯瑪(Rosmah Mansor)也參加了集會;兩人都正面臨貪污和收賄的刑事指控,可能很快就會被判入獄。

全身白色裝束的巫統和PAS支持者聚集在首都的獨立廣場中進行午禱,並高舉要求保護他們權利的標語,又反覆吟唱「真主至大」(“Allahu akbar”)和「反ICERD」(“Tolak ICERD”)。媒體據警方估計報導指有55,000人參與集會。

馬來西亞資深外交官伊格納修斯(Dennis Ignatius)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將ICERD描述為「一項有抱負的公約,而非一項具約束力的條約」,在條約中,簽署國被賦予「為了滿足自己的當地法律而為自己創造例外情況的餘地」,當中所指的是馬來人享有的憲法特殊地位。

伊格納修斯寫道:「毫無疑問,ICERD對希望聯盟政府施加了嚴重的政治打擊」,而且「允許了巫統 – PAS作為關於馬來所有事物的傑出捍衛者,從而亦提升了他們的地位」,並補充指政府「並沒有兌現當初承諾確認公約的過程」。

上周六的集會證明,馬來西亞的反對派可以動員數萬名支持者,這可能會讓希望聯盟政府感到震驚,即使它轉軚棄簽反歧視公約。

雖然維權分子肯定對政府改變種族歧視的方向感到遺憾,但有部分人認為反ICERD集會能夠在沒有警察和當局騷擾的情況下和平行使集會自由,這證明了馬哈蒂爾的「新馬來西亞」(“New Malaysia”)正實現它所承諾的更開放社會。

撰文:評論員Nile Bowie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race-religion-still-rallying-cries-in-new-malaysia/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FP Forum via EyePress Newswire / FL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