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菲律賓發現來自南韓的5,000多噸危險廢物,這成為最近一宗引起菲律賓官員和環保團體憤怒的非法越境轉移廢物個案,因為該島國正努力處理自己嚴峻的垃圾問題。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這批有毒廢棄物是在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的家鄉棉蘭老島(Mindanao)發現的。這是近年來菲律賓第三次被揭露成為有害外國廢棄物的堆填區。南韓是馬尼拉最強大的盟友之一,也是其最大投資者,但這國家兩度成為罪魁禍首。
這並不是菲律賓第一次被發達國家用來當作堆填區。大約5年前,加拿大在馬尼拉傾倒了100多個載有膠樽、膠袋、家居垃圾、成人尿片、衛生巾和醫院垃圾的貨櫃。根據《有毒物質,危險廢物與核廢料控制法》(RA 6969),該批垃圾被歸類為「有害」。
這批來自加拿大具爭議性的垃圾在2014年被發現,嚴重影響了兩國關係,並使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蒙上陰影。杜魯多在去7年11月出席東盟(ASEAN)峰會期間因此事被環保人士猛烈抨擊。
據菲律賓環境部副部長安提波達(Benny Antiporda)指,最新一批來自南韓的垃圾據稱在裝運中被誤報為「塑膠合成薄片」,違反了1989年的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
安提波達表示,政府正準備起訴進口商、收貨人以及他們在南韓的出口合作夥伴,指控他們在沒有進口許可證的情況下運輸危險廢物。他說:「菲律賓不是垃圾桶。」
由53個國家共同簽署的巴塞爾公約是一項控制國與國之間轉移危險廢物的國際條約,特別是將危險廢物從發達國家轉移到較不發達國家。菲律賓、南韓和加拿大都是巴塞爾公約的簽署國。
綠色和平在菲國活動發起人艾吉拉(Abigail Aguila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批來自南韓的垃圾讓人聯想起5年前發生的加拿大廢物傾倒案,我們說我們的垃圾已經夠多了。無論能從如加拿大或南韓等富國獲取多少利潤,也沒法把傾倒此數量垃圾的行為合理化。」
菲律賓的垃圾問題在馬尼拉大都會中尤其明顯,這是一個有超過1,200萬人的大都市。由於價格合理,這個城市充斥著即棄消費塑膠產品包裝,用於洗頭水、肥皂、牙膏和食油。塑膠垃圾經常被拋落海,然後被潮流沖回馬尼拉,形成一片堆積著濕漉漉垃圾的海岸線。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非牟利環保組織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指,研究表明菲律賓是全球第三大海洋污染者,僅次於中國和印尼。
去年,南韓向菲律賓出口了4,397噸塑膠廢物。根據環境監察機構菲律賓綠色和平(Greenpeace Philippines)編制的數據,今年1月至9月,南韓一共把11,588噸塑膠廢物運往菲律賓。
艾吉拉說,菲律賓希望南韓立即把廢物收回,並盼首爾停止把廢物傾倒到其餘的第三世界國家。受外交壓力影響,首爾最近保證將會把垃圾收回。
菲律賓生態廢料聯盟(EcoWaste Coalition)發言人魯西羅(Aileen Lucero)促請南韓立即把垃圾帶回國,並批評菲律賓政府在無法管理其家居垃圾問題的同時接收越境轉移廢物。
撰文:評論員Bong S Sarmiento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philippines-becoming-a-rich-world-dumping-ground/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Reuters / Erik de Cas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