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站在博斯普魯斯王國(Kingdom of Bosphorus)首都潘吉卡裴(Panticapaeum)的遺址上。這座城市興建於公元前6世紀,跨越刻赤海峽(Kerch Strait)兩岸。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我經過新羅西斯克(Novorossiysk)的方向,並從俄羅斯大陸的方向走回頭。儘管克里米亞現時已經是俄羅斯的領土,在當地仍有一個邊境關卡。汽車和巴士經過仔細的檢查,防止有恐襲的風險。那些士兵很有禮貌:「歡迎來到克里米亞(Krym)。我回答道,我已經在克里米亞了,他們笑了。
華府堅稱所有與克里米亞相關的制裁仍將繼續,直至莫斯科將這個半島歸還給烏克蘭。但這件事可能永遠不會發生。對於莫斯科而言,克里米亞已經回到屬於它的地方。
眾所周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需要為其陷入腐敗醜聞的政府轉移公眾的注意力。因此,根據《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s),對頓巴斯(Donbass)的非法轟炸以及近期的刻赤事件成為了最佳選擇。
波羅申科的支持率僅為8%。他利用刻赤事件來宣佈實施戒嚴(martial law),他希望推行三個月,但基輔(Kiev)的立法機關僅批准了一個月。波羅申科勢必在下次選舉中落敗。同時,超過200萬烏克蘭人已經用腳投票,前往俄羅斯尋求難民庇護。
4年以來,波羅申科一直利用宣傳攻勢來操控烏克蘭的極右翼分子,將他們盲目的仇恨對準俄羅斯人。但這並無助於解決這個國家現時的困境。
在華府摧毀了與莫斯科緩和關係的機會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立場十分鮮明。他在今年10月出席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15周年年會(Valdai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Club)時表示:「克里米亞是我們的領土。克里米亞人民選擇公投,並要求獨立,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在由辛菲羅波爾(Simferopol)去刻赤途中,與我交談的每個人都確認他們投票支持重新加入俄羅斯,並且對此毫無悔意。全新的辛菲羅波爾國際機場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優雅的146道波浪的設計,足以媲美西方任何一個中等城市的機場。
儘管克里米亞仍受制裁,所有商業活動照舊進行。沒有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大家都使用俄羅斯的Mir支付系統或者盧布(rubles)。由俄羅斯營運商提供的帶SIM卡智能手機只能撥打本地電話,當地並沒有4G網絡或國際漫遊。
撰文:評論員Pepe Escobar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an-historic-journey-into-crimea/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sia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