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邊境巡邏艦上周日在被俄吞併的克里米亞(Crimea)海岸附近的刻赤海峽(Kerch Strait)襲擊並扣押了3艘烏克蘭船隻。雖然俄羅斯聲稱這是對烏克蘭船隻侵犯其領海的合法反應,但基輔稱這是一次無端的侵略行為。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事件發生後,烏克蘭和俄羅斯軍隊首次公開衝突,基輔的議員投票決定在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區實施戒嚴令。
事件發生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將其描述為基輔精心策劃的「危險挑釁」。他的聲明得到了其他俄羅斯官員和親克里姆林宮媒體的回應。然而,烏克蘭對莫斯科的指控提出異議,指責俄羅斯發動「無端武裝侵略」。
北約(NATO)和歐盟(European Union)表示支持烏克蘭,呼籲俄羅斯恢復在刻赤海峽的通行自由,並立即釋放被扣押的船隻及船員。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說,俄羅斯「沒有理由」進行襲擊。
在本周一聯合國安理會(UN Security Council)的緊急會議中,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利(Nikki Haley)猛烈抨擊俄羅斯「最近升級的魯莽」。由於俄羅斯和西方代表之間的尖銳分歧,聯合國會議沒有產生任何有意義的解決方法。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本周一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在該國實施戒嚴令,以「在愈來愈頻繁的侵略中加強烏克蘭的防禦能力。」該文件後來得到烏克蘭議會的批准。戒嚴於本月28日生效,可能會限制公民的憲法權利,並對媒體和公眾集會施加限制。
然而,隨著今年12月31日烏克蘭總統選舉臨近,戒嚴將僅持續30天,而不是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and Defence Council)最初提出的60天。
刻赤海峽將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大陸分開,連接黑海(Black Sea)和亞速海(Azov Sea)。根據2003年的一項協議,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船隻都可以自由通過刻赤海峽進入亞速海。然而,自從俄羅斯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以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一直上升,在最近一座跨越刻赤海峽、連接克里米亞與俄羅斯大陸的大橋開通後達至頂峰。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俄羅斯為了破壞烏克蘭穩定而作出的挑釁,因為該國即將進行總統大選。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可能在利用與烏克蘭不斷升級的衝突來把分散俄羅斯公民對社會經濟日益惡化的注意力。
另外有聲音表示,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是從與俄羅斯的對抗中受益最多的人之一,因為大選在即,這些事件可能會改善他目前直線下降的支持率。
撰文:評論員Giovanni Pigni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ukraine-imposes-martial-law-after-unprovoked-aggression-by-russia/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Russian Federal Security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