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於本月7日在東京的馬來西亞-日本經濟協會論壇(Malaysia-Japan Economic Association forum) 上指出:「馬來西亞正等待成為你們的利潤中心。」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這位93歲高齡的總理聲稱,他領導的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政府將會在解決爭議時堅持法治,並承諾在該國的高科技、信息技術領域消除海外投資進入的障礙。
隨著馬來西亞與日本的關係漸入佳境,兩國的合作並非僅限於經濟領域。東京希望馬哈蒂爾政府可以說服東盟(ASEAN)成員國支持其推動在南中國海的自由航行。南中國海是日本的石油、貨物進出口的主要運輸動脈。
醜聞纏身的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曾一度尋求與中國拓展經濟及安全合作。對於該國而言,恢復「東望政策」 (Look East Policy),加深與日本的關係,被認為是納吉布執政期間過度依賴北京的一種戰略對衝。
馬哈蒂爾在今年5月再度贏得大選後,已經三度訪問日本。在1981年至2003年執政期間,他提出了「東望政策」,將日本作為馬來西亞現代化發展的典範。
此次馬哈蒂爾 訪日3天行程的亮點,是日本明仁天皇(Emperor Akihito)親自向他頒授「一等桐花大綬章」(“The Grand Cordon of the Order of the Paulownia Flowers”)。這是日本政府為外國人頒授的最高級別勳銜。
馬哈蒂爾在日本首相辦公室(Prime Minister’s Office)與安倍晉三(Shinzo Abe)會面。兩人在今年6月及8月分別在不同場合曾經會面。今年6月初,馬來西亞要求日方提供日圓貸款來幫助解決政府的債務困境。
馬哈蒂爾政府面對的債務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0.3%,這是納吉布政府與一馬基金(1MDB)貪污相關的過度借貸及為負債累累的國有企業承擔債務造成的。
馬哈蒂爾政府取消或者延遲了價值高達約230億美元的中國支持的基建項目,包括一條連接馬來西亞東西兩岸的高鐵、以及兩條輸氣管道項目。他認為這些項目一面倒有利於北京,這讓中國與馬來西亞的關係受到考驗。
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在政府年度預算中宣佈,日本政府將向該國發行10年期的2,000億日圓武士債券(Samurai bonds)提供擔保。這筆計劃在明年3月前發行的債券,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apan’s Bank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提供擔保,票息率僅為0.65%。
撰文:評論員Nile Bowie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mahathir-leans-to-japan-and-away-from-china/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FP / Pool / Toshifumi Kita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