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舉行的峰會突顯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冷戰持續升級。不僅未能彌合分歧,這些會議讓該地區各國很快將面對在兩大超級大國之間選擇其中一方的難題。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在參加東盟(ASEAN)首腦會議以及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對這個全球最具活力地區的未來,中美兩國不僅提出了相悖的願景,而且毫不忌諱地互相指責,以尋求參會各國的支持。
美國高層領導指責中國採取掠奪經濟學及債務陷阱(debt-trap)外交,通過大型附加條件的基建投資,將南中國海不斷軍事化,從而強制改變亞太地區的海事現狀。
為了對抗中國日益擴大的影響力,華府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為該地區的盟友及戰略夥伴提供軍事援助。同時,美國最近通過了《善用投資促進發展法》(BUILD Act),涉及600億美元的基建投資,鼓勵大規模公私營投資。
中國領導人指責美國宣揚貿易保護主義,為了尋求自身利益而採取單邊主義及對抗。在他們看來,中國是維護地區發展及安全不可或缺的夥伴。
然而,中美雙方均無意在一系列有分歧的領域作出任何讓步,從貿易戰至南中國海上的海軍對壘。
在遠赴新加坡出席東盟領導人峰會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華盛頓郵報》高調地發佈了一篇社論,並強調華府對亞太地區「堅定及持久」的承諾。
儘管彭斯並未直接提到中國,但卻指美國將加強與「志同道合的國家」的合作,即澳洲、印度及日本,一起對抗獨裁主義和侵略。
在新加坡逗留期間,彭斯明確表示:「南中國海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他強調美國會遵循國際法,應國家利益的需求繼續航行或飛行」,以此來抵抗中國在具爭議地區設立禁區的做法。
他同時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化及領土擴張行為」是「非法及危險的」,這「威脅了很多國家的主權,並危害了世界繁榮。」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迅速作出回應,否認北京試圖違反國際法,損害在該地區的自由航行及飛行權利。
同時,中國外交部質疑美國的道德優勢,提醒美國官員們至今美國尚未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卻聲稱要「維護南中國海的和平及穩定」。
在上周日的APEC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長達40分鐘的演講,並間接指美國是亞太地區和平及安全的威脅。
撰文:評論員Richard Javad Heydarian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apec-summit-presents-stark-us-or-china-choices/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FP / Peter P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