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30日即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將使整個世界陷入混亂。從中美貿易戰開始,若北京未能提供一個具體讓步措施清單的話,華府甚至不會在20國集團峰會上與其進行討論。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中國談判官透露的消息則是並非毫無希望。雙方可能就美國提出的三分之一要求上達成某種協議,另外三分之一雙方則依舊爭持不下,而剩餘三分之一則觸犯了中國國家安全的底線,例如向海外公司開放中國的雲計算市場。
北京已經任命副總理劉鶴及副主席王岐山負責與華府進行的所有談判。他們面臨的艱巨任務是突破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有限的注意力區間。
首先,北京要求指定一位「協調人」(“point person”)來代表特朗普進行協商,華府一直以來消息混亂。
同時,按照中央黨校(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美國發動「貿易摩擦」是為了「阻礙中國的產業升級」。
這是高層的共識所在。
兩國的摩擦勢必繼續惡化。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指責中國「干涉美國民主」,「債務外交」、「操縱貨幣」、「竊取知識產權」。中國外交部稱這些指控十分「荒謬」。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發言充滿官腔:「中國將遵循一條與傳統強國不同的發展道路。」他指中國不會尋求霸權。
然而,從美國國家安全戰略(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的角度而言,這並不重要。中國被定型為激烈的競爭者,甚至威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會屈服於華府的貿易訴求。因此,習近平與特朗普兩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可能不會會面。
俄羅斯這邊的事情看起來更棘手。莫斯科外交界被美國的威脅惹怒,例如美國海軍有可能封鎖俄羅斯的能源貿易。最後通牒是俄羅斯必須停止部署違反《中程導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的導彈,否則國防部就會主動破壞它。
同時,英國石油(BP)總裁戴德立(Bob Dudley)在倫敦的會議上指出,如果美國繼續對俄羅斯的主要能源企業實施額外制裁,將會中斷歐洲的能源供應,從而帶來災難。
對於歐盟而言,一切都圍繞德國。關於歐盟搖擺不定的未來,柏林仍存有幻想。以出口為中心的德國經濟主要聚焦於亞洲。
接著還有巴西危機。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實施的自由主義衝擊摧毀了該國經濟,使其成為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人質。
撰文:評論員Pepe Escobar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welcome-to-the-g-20-from-hell/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FP / Andy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