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東京市政府通過了一項禁止歧視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LGBT)的法案。通過這樣做,該市不僅表現出對所有人作出平等權利的承諾,而且還使2020年東京奧運成為日本及其他地區人權的跳板。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新法律規定,市政府、公民和企業「不得基於性別認同或性取向過分歧視」,並要求政府「採取必要措施,確保人權價值觀植根於城市中各個角落,以及多樣性在城市中受到尊重」。
日本曾兩次投票贊成聯合國決議,以結束對LGBT群體的暴力行為和歧視。然而,立下這項新法律的靈感不是來自國際人權條約,而是來自「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新法律指:「該法案堅守東京都政府的目標,旨在使東京成為一個維護人權價值觀的城市,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正如奧林匹克憲章所述。」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奧運已促使某些主辦國政府改變在LGBT議題上的做法,俄羅斯在2014年主辦索契冬奧的經驗是驅使此舉的部分原因。當年,俄羅斯政府制定禁止「宣傳同性戀」的歧視性法律,加上種種侵犯人權的做法,包括迫遷、虐待移民工和媒體審查等,使索契冬奧染上污點。
2014年12月,作為《奧林匹克2020議程》(“Olympic Agenda 2020”)的一部分,國際奧委會確認,所有未來的主辦城市合約中都將會包括一項明確禁止基於性取向歧視的要求。不過,東京都政府更進一步,把性別認同保障納入約章之中。
東京這項新法可以加入更多地方和國家措施中,以承認並保護日本的LGBT群體。全國至少有7個地方政府現時提供確認同性伴侶的證明,即使在國家層面上並不存在婚姻平權。
在全國范圍內,教育部於2016年發佈了《教師指南》,概述如何在學校對待LGBT學生。在2017年3月,該部宣布修訂了國家防欺凌政策,並將LGBT學生納入其中。愈來愈多學校允許LGBT學生選擇自己的校服,這樣他們不會覺得被迫穿上女裝或男裝校服。
國際方面,日本、美國和荷蘭在2016年就對LGBT學生的欺凌行為舉辦了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會議。日本投票通過兩項聯合國決議,以消除基於性取向和性別身份的暴力和歧視。
儘管採取了這些帶有希望的措施,日本仍缺乏保護LGBT人士不受歧視的全國性法律,同性婚姻亦未合法化。請求合法改變性別的跨性別人士更被標簽為「性別認同障礙」人士,而且必須通過不必要且侵入性的醫療程序才能換發符合其性別身份的證件。
東京城都立下的新法對代表包容和尊重的「奧林匹克憲章」很重要。它是國家政府通過自願採取的步驟來摒棄歧視性法律和政策,實施保護性措施來展示奧林匹克精神的好榜樣。
撰文:評論員Kyle Knight
原文:http://www.atimes.com/tokyos-olympic-lgbt-non-discrimination-law/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