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在东盟主席团于马尼拉第31届首脑会议的闭幕式期间,菲律宾总统杜特蒂(图左)将木槌交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相片:AFP/Aaron Favila/Pool
2017年11月14日,在东盟主席团于马尼拉第31届首脑会议的闭幕式期间,菲律宾总统杜特蒂(图左)将木槌交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相片:AFP/Aaron Favila/Pool

东盟若不进行焕然一新的改革,以更及时和有效地应对日益加剧的地区危机,将变得无关重要。亚洲时报(ATimes.com)报导

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成立50多年后的今天,正奋力构思一个统一而有效的方案,以应对可能触发更广泛地区安全危机的地缘政治星火。

新加坡是今年东盟的新轮任主席国,需领导这个日益分化、颓丧和无力的组织奋战。

东盟最核心的难题是,没有制度赋予的能力对付中国这个地区主导国的崛起。从湄公河三角洲到南中国海,中国正从容不迫地以自己的构图改变地缘政治格局。

较小的东南亚国家一直受制于自信澎湃的北京。中国亦已部署了经济和战略上的小利益来安抚这些弱小邻国。

过去允许东盟与所有东南亚国家和平融合的决策安排,已经没法应付21世纪的挑战。

在高度分化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过去的一年内,东盟国家在南中国海努力建立一个反对中国强制活动的统一战线,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正在加刻的湄公河危机,甚至没有就紧急的罗兴亚危机达成共识。

结果,东盟的影响力逐渐减少。东盟没有按照以对话为合作原则的基础来塑造地区势力,反而愈来愈受大国支配。

对高度依赖贸易的国家来说,持续繁荣的基石是区域稳定性;因此,新加坡有既得利益去强化东盟。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在接任今年的主席职务时强调:「要加强东盟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并确保「世界各国也听取到我们的诉求,而且能够处理成员国的问题……」

今年东盟的主题是「坚毅与创新」,新加坡可以探索改革空间,使东盟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地区危机。

包括在所有主要地缘政治问题上,实施「东盟减X」 (Asean minus X)方案,不再需要达到一致共识来作决定。

新加坡还可以鼓励志同道合的成员国,在如南中国海或湄公河流域等议题上进行局部(minilateral)合作。

虽然目前并没有简单的方法可解决东盟的困境,但新加坡仍然是最适合引导东南亚地区进行自我改造的国家。

撰文:评论员Richard Javad Heydarian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now-never-asean-take-stand/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FP/Aaron Favila/P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