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洋口港的液化天然气站。相片:法新社
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洋口港的液化天然气站。相片:法新社

中国政府希望透过一带一路把中国西部与地中海东部连接。亚洲时报(ATimes.com)报导

在上周末一个论坛上,中国提出向西面发展的策略惹来关注该计划题为「一带一路:加强中国与中东合作」,焦点在于中国更宏观的计划。

「一带一路」包括六条重要的经济走廊,连接亚洲、中东、北非和欧洲。其中一条通过中东延伸到北非,亦是「一带一路」与中东和北非的交汇点。

当然,中国政府这庞大的经济项目不仅是用来出口中国过剩的产能。这计划是向西面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利用来自中国的技术和生产专业知识,在中东和北非国家建立选定的工业基地。

看看以下的数字就可以看到重点。在2010年,中国与阿拉伯贸易额达至1450亿美元。在2014年更达至2500亿美元,并不断上升。中国现时是中东北非国家最大的出口国,中东和北非地区占北京石油进口总量的40%。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指未未来15年「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总额可能会达至惊人的26万亿美元。

广泛而言,中国政府还希望利用中东的工业化2.0计划在当地获利。该计划是为了帮助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生产石油的海湾国家发展其他产业。

除了投资国家未来的能源保安外,中国还热衷于进行其他长期战略投资。去年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要把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悠久历史的贸易关系再次融入到全球化2.0的概念当中。

中国政府的策略是避免在中东制造地缘政治冲突,其策略是:只交易,不开战。

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指出,当俄罗斯积极地在中东提升其作为政治和军事强国的地位,中国正在区内推行双赢的经济政策。在2016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阿拉伯政策文件)阐述了这一点,强调双边贸易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和军事交流。

由于地缘政治动荡从来没有远离中东,中国甚至表示愿意扮演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的中间人角色。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哲学家赵汀阳认为,外交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王牌。

撰文:评论员Pepe Escobar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make-trade-not-war-chinas-daring-plan-middle-east/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