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是个对未来有远见的人,最发人深省的名言是这句:「如果我要其他人看得更远,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可应用在北京的经济学家圈子中,因他们正努力保持中国企业的稳定发展。他们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会否有财政危机。
邓小平和江泽民在现代化和工业化初期的迅速发展,已经被习主席的「新常态」取代。除了意味着持续增长,也意味着要面对成为工业强国的后遗症,如污染,环境侵蚀,主要城市过度挤拥和农村复兴。亚洲时报(ATimes.com)报导
新加坡IHS Markit首席亚太区经济学家Rajiv Biswas指:“重大经济失衡为前景带来下行风险,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亚太地区特别容易受到经济放缓的冲击。」
上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6,而独立财新PMI(Caixin PMI)也处于51.5高位。
英国万神殿宏观经济(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弗雷亚比米甚(Freya Beamish)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数字可能夸大了,特别是在建筑业。随着投入品价格上涨继续放缓,利润似乎不断减少」。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已降至6.5%,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
汇丰银行驻香港的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弗雷德里克·纽曼(Frederic Neumann)认为:「建造业放缓速度超过预期,可能影响更广泛的经济活动,同时新兴行业尚不足以提供足够缓冲。的最大隐忧是建造业。」
上海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国内因素值得关注,但与政府债务相关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他指,为防止债务风险,部分当地基建项目已经停止。
总括而言,预测中国经济未来的唯一方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引史为鉴。希望投资者可更上一层楼。
撰文:亚洲时报评论员Gordon Watts
原文:Defying gravity means solving China’s economic puzzle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