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拍摄的大阪市 相片:The Yomiuri Shimbun
2014年拍摄的大阪市 相片:The Yomiuri Shimbun

提起上一次主办世博会的场景,日本大阪市的居民们依然津津乐道。

大阪府立大学的教授橋爪紳也(Shinya Hashizume)对亚洲时报(ATimes.com)说, 那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里,「 人们都以自己身为大阪人而感到自豪」。

11月15日, 大阪市的官员在巴黎向世博组委会展示了他们的申办方案。 支持者们希望,举办世博会能为这座城市带来经济贡献。但日本能如愿吗?

1970年,大阪举办亚洲首个世博会的时候,超过6400万游客涌入场馆参观当时采自月球的岩石样本和非常早期的无绳电话原型。不过,从预期参观人数来看,人们的热情似乎不如从前, 大阪方面预计的参观人数仅为3000万,还不及当时的一半。

社会运动推动者Chris Dempsey和经济学家Andrew Zimbalist在《波士顿拒绝奥林匹克:为什么聪明的城市对火炬避之不及》中指出,作为一个活动品牌,世博光环的褪色可能是因为它不如奥运会那样适合在电视节目中播出。Zimbalist认为,奥运会总是超支, 且容易产生大白象工程。他直言:「体验奥运会最好的方式是不要主办奥运会」。

大阪想要申请主办的动机并不令人意外,持续萧条的经济无疑是重要原因。大阪似乎认为,主办大会能为经济带来刺激,而遗憾的是,它在争夺2008年及2020年奥运会主办权上已两次落败。 这座城市同时也在争取新建日本开放赌禁之后的第一座赌场。

另一方面,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文森特・洛塞泰斯(Vicente Loscertales)坚定看好它的未来。他指,在过去的166年,世博会自身在不停的进化, 它使人们对别的国家更加了解、 让人们以合作和乐观的精神面向未来的机遇。

大阪此次的申办正是以「让生命绽放光彩的未来社会」为主题。 计划建设成本为11亿美元,预期将带来约17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 主办世博会将助力大阪成为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的目标, 并吸引来自全球的人才。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LDP)总务会长二阶俊博(Toshihiro Nikai)称,7月当地的支持者们举办了集会,支持申办世博会。他说:「这是我们向世界展示关西力量的好机会。」

撰文:亚洲时报特约评论员Daniel Hurst
原文:Osaka bids for Expo 2025 in drive to recapture glory days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