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8年8月26日於鹿兒島宣布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後
,舉行了鼓舞士氣的集會。自民黨決定下一屆總裁的選舉將於9月20日舉行。相片:AFP / The Yomiuri Shimbu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8年8月26日於鹿兒島宣布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後 ,舉行了鼓舞士氣的集會。自民黨決定下一屆總裁的選舉將於9月20日舉行。相片:AFP / The Yomiuri Shimbu

周日,日本的安倍晉三(Shinzo Abe)在櫻島(Mount Sakurajima)的活火山前自信滿滿地宣佈他將競選第三任首相。亞洲時報(ATimes.com)報導

自2012年上台以來,安倍一直致力於改善日本低靡的經濟。但是,他那套刺激通縮和鼓勵創新的的安倍經濟學計劃(Abenomics plan)收效甚微。儘管加強公司治理的改革有所幫助,但是要解決根本問題還遠遠不夠。

安倍所選擇的地區似乎並不對他有利,因為櫻島如日本的許多其他地區一樣,並未從安倍經濟學中受益。然而9月20日的自民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總裁選舉中,安倍必定擊敗競爭該黨前幹事長石破茂(Shigeru Ishiba)而獲勝。

民意調查顯示,36%的日本人支持安倍連任首相。數據雖然不是很好,但足以讓安倍成為日本在位最長時間的首相。如果安倍獲勝,他將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是經濟方面,需要進行結構改革。過去的幾年間,安倍政府依靠運氣勝過決策,取得連續9個季度經濟增長。但在未來日本努力實現2%通脹的時刻,自由貿易可能會降低價格。安倍不得不加快改革,以抵消推動成本降低的力量。

第二是憲法改革。安倍的熱情在於修改日本的和平主義憲法,這是一個戰後美國強加於東京的憲法。安倍則一直致力於讓日本成為一個可以派遣常規軍隊的「正常」國家。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咆哮和天真可能會對安倍有利,為其改變憲法第9條(禁止以戰爭作為解決涉及國家的國際爭端的手段)的夢想提供順風。

第三是外交關係。中國和南韓對安倍是否能連任很感興趣。2013年,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被兩個鄰國視為東京戰時侵略的象徵。但「特朗普效應」及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卻令北京、首爾和東京重啟對話。

安倍的外交政策將取決於特朗普,或更偏向被動而不是主動。

最終的問題來了:安倍再度連任是否日本需要的?有觀點認為,日本需要的是穩定。然而,安倍本人志在建立更加充滿活力的經濟未來。以此看來,安倍的第三個任期將相當複雜。

撰文:評論員William Pesek
原文:http://www.atimes.com/article/is-third-term-a-charm-for-japans-abe/ 
更多:http://www.atimes.com/tag/atimeschinese
相片:AFP / The Yomiuri Shimbu